二战,一个人校外租房复习,每天说话不超过10句,常常自言自语,有点神经衰弱,常常因为细小的吵闹而分神,背脊冒冷汗。 从暑假到现在,差不多3个半月,说自己一直都在坚持,没错。但说实话,不能否认的是,“放弃”这样的字眼出现过很多次。我有的时候想,卧*,同学们都在外面挣钱了,我还赖在这里,好像一事无成。 特别是每次午觉睡醒的时候,神志不清,会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自己处在社会的边缘,不是学生,也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得父母养着。 难道就该放弃吗?可,转念想想,放弃了,又怎样呢? 不仅是二战的同学,即使一战的同学也是一样的。放弃随时都可以做到的,不是吗?现在不复习了,马上去找工作,只要不挑,肯定能找到的,不是吗?不是没得选,我们一直都有的选,而且选择的范围很大。 我记得我一战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都去找了工作,签了以后,就在宿舍打游戏,很是轻松,其实,我也可以一样的,放弃考研,找份工作,寝室躺尸。 可,这样我就开心了?释怀了?这样的开心能维持多久呢? 好像不是这样吧,好像哪里出现了一点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真思考过。发现,我们之所以想放弃,是因为觉得太难了,觉得没有希望了,没有希望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呢?人之常情,人性就是如此。诱因仅仅是因为一道高数题解不出,一个单词记了很多遍又忘记了,就这么简单。 很多时候,“不忘初心”其实挺难做到的。 真正检验一个人是否能不忘初心,不是看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多么煽情,而是看他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他为什么出发,是否还觉得这个初心很重要,跌倒了还能不能继续朝着目标走。这就相当于我们经常说的,“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现在却说多么爱我!”,爱一个人,考一次研,都不容易走到最后,原因是,在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样困难会不断得让你怀疑甚至忘记当初我为什么爱她?当初我为什么考研? 道理很简单,马克思爷爷说的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海誓山盟,遇到事情就退缩的,都是狗屁! “困难是检验初心的唯一标准!” 少跟我讲你多么想放弃,自己多么辛苦,甚至多么折磨。 跟我讲没用,你自己多问问自己,我当初考研的初心,自己真的是认同的吗?如果认同,为什么碰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呢,那这个认同是真正的认同吗? 我觉得真正的初心,是遇到困难以后依旧不改的初心,这个初心才是真正的初心,如果没有这个特性,就不能称之为初心。而是一种想当然的,外加的,表面的目标,甚至于无法称为初心。 我说这么说,想表达的是,你很自由,可以随时离开这些狗屁的练习题,狗屁的自习室,但是希望你想通自己是为了什么,不要不明不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逃避和退缩实在是太轻松了,轻松到下一秒就可以转身离开。可,有种东西会一直伴随着你,无论你走的多么干脆和潇洒,总会在某一天的某个场景,你会开始问自己,我当初放弃,是怂了?是害怕了?还是因为什么?那一天,你能够承受这种拷问吗? 希望,离开的时候,可以走的明明白白。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坚持下来。 我一直把考研作为5门课。4门课是初试要考的,1门课是初试之前要考的。 这门课就是在复习过程中,面对困难,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自我激励,去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这是一门隐性的考试科目,很多同学意识不到,或者是不够重视,常常达不到及格分,所以就在考场上见不到他,初试前就已经被刷下去了,也就是放弃了。(当然想清楚放弃的,叫离开,就是大爷我不跟你们玩了) 如果你用这种视角去看待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你会态度端正很多,遇到的一个个困难,会让一批人放弃,类似于“初试考试科目”一样的一种筛选机制,设置一个个困难,将那些不是真正想考研的人筛选出去,剩下的一批人再通过初试进行筛选。 下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放弃念头的时候,就想着“哟哟哟,又来了一道题,我一定要好好把这道题解决了!” 考研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还是一场人性的较量。 你的初心经得起困难的筛选吗? 祝福看到这里的同学都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