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答案)2002年首都经贸大学901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复制链接]
1908 1
首经贸 发表于 2018-3-20 11:22: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名词解释
1、产业资本国际化:
答:资本的国际化,即资本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运动.
资本国际化表现为以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商业资本国际化.以货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以生产资本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资本国际化三种形式.
商业资本的国际化1 界市场上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即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借贷.
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垄断利润:
答:垄断利润是一种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而是由千厂商的专卖或专买的垄断地位而产生的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它是垄断厂商通过专卖某种商品时在买者愿意支付和支付能力限度内,抬高商品的价格而获得的威是垄断厂商利用自己的专买地位在生产要素供给者所愿支付的限度内压低价格而获得的.
3 边际收益产量:
答:边际收益产量,即克拉克所说的边际生产力,是指生产要素最后一单位所生产的实物量与边际收益(MR) .设 MRP 为边际收益产量,MPP 为边际实物量,则
MRP=MPP×MR
由千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有递减趋势,出售产品价格随着出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MR 也有下降趋势.结果是MRP 随着生产要素增加而递 MR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所示:
4、 公共物品:
5、答: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是指向公众提供的,一般居民都能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它是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国防,卫生保健,文化教育,路灯等.公共物品一般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所谓非分割性,是指这种物品只能在保待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消费者共同享受,而不能将其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位供市场销售;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对某公共物品来说,消费者的增加,一般不会引起该物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就不会使消费者在其他方面消费减少;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别人也能同时消费这种物品.这些特征说明,公共物品是不受价格制度影响的.
5 边际消费倾向:
答: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减)量(△ Y)中消费增(减)(量△C)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即MPC= △C/△Y.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成 MPC= dC/ dY.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的性质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 1.
二、简答
1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为什么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答: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至于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
必须努力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在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通过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得以吸引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本,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一切反映社一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哪些环节构成的?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l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共同发展.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新的经济体制相应的微观制度资源配置.
(2)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内外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系.
市场是企业的运行环境,市场体系化是市场经济发挥功能作用的基本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要尽快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为重点,其他要素市场齐备的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3)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解除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将属于微观经济的职能还给企业.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政府要以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要改革工资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坚待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是多层次的,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内容,而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基本组成内容.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为市场经济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政策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的良好循环机制.
上面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由此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 正常商品价格的下降为什么会导致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请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予以说明。
答:所谓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蜇会增加的商品,因此,它的需求曲线通常为向右下方倾斜的负斜率曲线(即当正常商品价格下降时,商品需求量会增加).这即可以用基数效用分析方法来说明,也可用序数效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用的分析方法来说明.按照序数效用分析方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因为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用较为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为替代效应.
第二部分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使消费者改变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为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便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倾向千用价格下降的商品去替代较为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千是对这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来说,替代效应表现为正值,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该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因而对其需求量也增加,这就是说,对价格下降的商品来说,收入效应也是正值屑总之,就正常物品而言,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是正值,都会随着价格下降而使需求量增加,所以,商品需求曲线必然向右下方倾斜.
4、简述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
答:货币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货币政策中存在的能够自动减轻对经济运行冲击和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能够起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有:
(1) 利息率效应,又称凯恩斯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会出现通货膨胀 由于物价上涨,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即 Ll 会上升,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即L2 则下降.由于L2 是利率 r 的减函数,故当L2 下降时,r 会上升,r 上升又会导致投.资减少,从而减少有效需求,使这物会价趋向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在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时期,利息率效应也会表现出相反的作用,自动地导致物价上升.
(2)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又称庇古效应.在人们的货币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经济繁荣的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所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会减少,从而人们所能够购买的消费品会相应减少,这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少,消费需求的减少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相反,在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时期,由于物价下跌,人们的实际货币余额会增加,这又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阻碍物价的下跌,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波动的幅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远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三、论述
1 说明经济衰退和萧条的原因及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答: (1) 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它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结,又是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商品大量积压,市场盈溢,物价猛跌;工厂,商店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现金奇缺,利息率上升,有价证券行市暴跌;失业人数剧增,实际工资下降,劳动大众生活恶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在资本主义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从上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的这段时间,叫做一个周期.尽管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或一个资本注意国家的不同时期,危机的周期各有特点,但是一般说,它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1)危机阶段:危 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
点在危机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瘫痪和混乱状态之中.危机发生以后,资本家为了阻止价格继续下跌,不惜采取破坏生产力的手段,毁坏一部分商品和机器设备,人为地强制把商品供过千求的情况改变过来,从而使危机阶段过渡到萧条阶段.
( 2)萧条阶段:社会生产不再继续下降,企业倒闭现象暂时停止,失业人数不再增加,商品价格停止下跌.但是,社会购买力仍然很低,商品销售仍有困难,大量工人依然失业,社会生产处千停滞状态.这个阶段由千社会消费并没有停止,资本家以低廉的价格把商品慢慢地销售出去,因此,存货逐渐减少,生产恢复的因素在逐步增加,促使萧条阶段逐步转入复苏阶段.
(3)复苏阶段:随着存货的减少,商品价格逐步回升,利润逐 步增加,在危机中没有破产的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他们一方面加紧对工入的剥削,另一方面设法改进技术,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由千市场需要新的机器设备,从而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要的增加.这样,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恢复过来.当整个社会生产恢复或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复苏阶段就过渡到了高涨阶段
(4)高涨阶段:生产不断扩大,商品市场畅销,企业利润激增,信用投机活跃,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又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背后,新的危机因素又逐渐积累起来.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描绘了这个过程:“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商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塞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
(2)经济衰退和萧条的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使各个生产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更加密切了.但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又把整个社会生产割裂开来了.从一个企业来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但是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每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社会需要不需要,能不能卖出去,他们自己无法知道,企业的生产是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盲目地进行的,这种盲目的生产,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并导致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资本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在竞争中打败对手,就要拼命地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比之于生产的增长,相对缩小了,因此,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但是,经济危机在强制解决资本主义现存矛盾的同时,又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给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
(3)经济危机产生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固定资本更新。马克思说: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的是下一个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就是说固定资本更新一方面为资本主义暂时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这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更新只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指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千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LM曲线是怎样得到的?画图说
明。
答:货币市场的均衡是指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千货币需求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息率水平.
货币供给是由一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是一个外生变量,也是一个存量.因此,在一个以利息率(r)为纵轴,以货 币量为横 轴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需求是由流动偏好决定的,流动偏好的强度又取决于人们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由交易动机和 谨慎动机决定的货币需 (Ll ) 与收入(Y)正相关.可视为收入的增 函数,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L2)与利息率(r)负相关,可视为利息率的 减函数.于是,货币需求(L)就可以表示为:
L=Ll(Y)+L2(r)
在坐标图上,货币需求曲线在到达流动偏好陷阱之前,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如图所示.这时,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也就表现为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M), 即
L=Ll(Y)+L2(r)=M
在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不难看出,伴随着货币需求的变化,均衡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这种变动,亦即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表现为沿 LM曲线的运动,如图所示
LM曲线的推导过程 如图所示.从LM 曲线 的推导过程不难看出,LM曲线是货币市场处千均衡状态时各个收入与利息率组合的变动轨迹.在 LM 曲线上的任意一 点,都意味着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L=M

收藏0 支持0 反对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倒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客服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18518116623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8508室

Email:349193267 @qq.com

Copyright   ©2015-2018  首经贸考研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前程校教育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662号

  ( 京ICP备1803408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