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无论你因为什么原因,做下这个决定,从这一刻开始,就不要回头……
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今年很荣幸考入首经贸税务专业,我认为最后能考400多,是因为在备考的每一天里我都在幻想能考400多…
我曾是一个失败者,402是我第二次考研取得的成绩,第一次1分之差,与录取无缘,这就是命。
…………………………………
没有一丝悲伤,只是有些空荡荡…收拾心情,做下决定,重新备考,更换专业,就这样开始了这次传奇的经历…
关于成绩
政治78,英语71,经济类联考122,税务专业课131,政治偏高,其他三科都是正常成绩,没啥大优势,四个数加在一起却让人看着特别大,也许因为百位是4。所以我想说,税务的趋势,考360以上基本就稳了,而360需要60,60,120,120,仔细看看这些分,只要你没太偏科,得这些分完全没问题,有一个强势科目,凑凑就上380了,如果你考试临场发挥的好,就成我这个了……这也就是我去年给自己的目标,初级目标360,高级目标400,努努力,谁都可以做到。
关于专业选择
考研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发现所有你要考的科目,都好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首先要对自己有个了解,哪儿是强项,哪儿是弱项。我第一次考试,英语一和数学三拉了后腿,于是我想避开数三,并不是我真的学的不好,但我怕再遇到考试的这张卷子做的就是不顺这种情况,我不能把自己一年的努力压到那张卷子上面…逻辑是我喜欢的,文科生写作我也不怕,于是我选了396联考,英语选择难度小一点的英语二,政治本来就是我的强项,加上首经贸的专业课给分特别松……于是首经贸在我的备选中,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所以我想说,选学校选专业是一件比努力学习更重要的事,需要慎重,结合自己的能力与特点,考虑的因素,历年录取线录取人数,考试科目,复试难度,学费奖学金,离家远近,学校的排名,就业情况。我当时就列了几个表格对比了几个学校的情况,学校官网,贴吧,考研论坛都是搜集信息的来源。
关于经验
对于19考生,现在主要的问题,第一阶段是对考研缺乏了解,信息匮乏。想考研,但不知道考研的具体细节,不会也不知道怎么搜集信息,于是靠道听途说和学长学姐。第二阶段是定下目标了,但不知从哪儿下手,不知用哪个资料,不知道资料应该怎么看,生活在迷茫之中,于是又靠道听途说和学长学姐。第三阶段,了解了考试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对自己的选择有些怀疑,目标是不是定高了,“本科数学很差,高中时理科生,政治写作不擅长”这些个想法就会冒出来影响你,找个人问问这专业好不好考吧,于是又找到了学长学姐。
学长学姐成了救命稻草,19的会天天在各大论坛上找同专业前辈的寻经验,找考试用的资料,问课本怎么看?考试怎么考?当然,我们这些前人也会很认真负责的把知道的都讲给你听,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知道哪儿有陷阱,哪儿有绊脚石,不忍心你们在我们走过的路上重蹈覆辙,所以能帮一点是一点。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经验对你们的实际帮助到底能有多少呢,经验的作用只能给你指个大致方向,路还得自己走,我们只能尽力不让你走偏,告诉你路障在哪儿,却无法给你开拓一个平坦的道路。我们每个人特点不同,经历不同,给你的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样,这样可能让你更迷茫。
所以我建议,看我们前人的经验分享时候,不如就当在看故事,看看我们都经历过哪些挫折,在哪儿摔倒过,走过哪些弯路,往往这些过程中失败的经历,对你们的帮助更大,才是你们苦苦追寻的“经验”。
关于辅导班
我上面说的那些在现阶段19考生会存在的困境,正好被考研机构利用起来,制造一种你们啥都不懂,我们会成为你的导师的气氛……他们一遍一遍的宣传,再不报班就晚了,今年时间很紧迫,基础课就要上完了……在随处可见的考研大字广告的冲击下,你又看了看身边的人,很多都报了,你怕落后,于是就从钱包里掏钱交给了辅导班。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我们斗不过他们这些机构的商业策略,甚至有些考研名师都斗不过。我想说的是啥,报班不报,没绝对的答案,看你自己的选择,有些老师是有能力又很负责,跟着他学肯定有好处,考研届不缺好老师,但也有那种只会讲段子的。。报班容易产生的副作用有几个:它们开的课太快,不符合考研的节奏,各机构是为了抢生源,肯定课开的超快,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就会导致有些刚入手考研,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课程,会越学越烦,怀疑自己;有的机构报名前和报名后是两幅嘴脸,这都要自己去仔细挑选。
所以报班这个事情,你有钱就报,没钱也可以不报,都是个辅助作用,像理科生你报个政治班还是很有必要的,但终归一句话,你报班是去涨知识的,不是去听段子的,哪个老师好,你们自己心里要有数。
关于搜集资料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这一年里对你们最重要的网站,各种院校专业录取信息,里面都有,从报考到录取,期间一切通告安排都是在这网上操作的,其次学校研究生网站也是应该关注的。专业课与热点时政联系的很紧密,我关注了两个威信公众号,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报,不用天天留意有啥热点,只要别忘了有这回事就行,考前总结一下就行。国家税务总局的官网,经常有各种回顾式,总结性文章,紧扣热点,看看它们,整个国家税务体系,改革进程你就了解的更深入。各科考研视频,机构里有的,网上也会随时更新,只不过你们找不到而已。考试后我还在关注的唯心公众号有,首经贸研招办,职校园,考研人,考研新青年,还有蒋中庭,肖秀荣,何凯文等考试的公众号。
关于备考用书
由于个人习惯不同,个人能力不同,我不建议19的太在意前辈的备考用书情况,但我依然会告诉你们我曾用的啥,因为你们对市面上的资料还没有系统的了解。至于考研用的花费,其实我并没有花多少……我从很多途径淘到一些必用的资料,比如专业课初试复试历年真题,我花两个小时把他们整理成文档,看着正式点,到论坛贴吧上分享给那些和我考一个专业的同学,有时候他们会发个几块的红包,还有其他一些资料也是这样,现在他们很多都成了我的同学,我也很开心。税务毕竟是个人多的专业,找我的人很多,我就这样被别人当了一年学长,我毫无防备。再来看看我的用书………我用的书一大半是二手书市场淘的,不是最新版,但也是前一年的,有些书看着几乎全新,且便宜,我就会从二手市场买,像逻辑精点,写作分册都是五块钱从这儿拿的…还有一部分用书是考上的同学留给我的,因为考研也没用太多书,所以没花多少钱。。这专业,觉得报班也没啥提升,就没有报,后期的政治视频,从网上找了些跟着看,这倒省了一笔。
说说我都用了啥
英语,我买了星火的历年真题,这个用哪个无所谓,但真题必须得有;一本盗版恋恋有词,写作参考书用的前一年留下来的,还有部分英语一真题,好像后期还买了本老蒋的盗版阅读80题。
早期复习应以背单词,熟悉长难句为主,完型,新题型到七八月都可以试着做做,找找感觉,翻译到十月做做真题那几道就行,无需特别对待。阅读是主力项目,我建议尽早入手,如果实在没思路可以看看考研视频。至于英语一的阅读题,可以做做,但难度比我们考的二要高出不少,所以如果被打击了也不要畏惧。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你做一篇阅读理解五个能错三四个,不要老想着再做一个补回来证明证明自己,直接忘掉,两天别碰阅读理解,总之刚开始别怕出错。
专业课,自己搜集的真题,网上买的中国税制,二手网站上五块买的不知道几手税收理论研究………至于税收征管法,完全没用,不要受参考书目影响,考试不会考法律条款,考试的内容是结合热点的,跟这书没关系……况且真的想看,这是部国家颁布的法律,百度一搜,全文就出来了,你可以复制到Word文档打印出来,就五六页……但是到淘宝上去买这个我就不理解了……备考首经贸税务,这三本参考书的使用价值分别是80%,20%和0,对照着真题,我翻开书把能出题的点整理了一下,自己做了份重点题目汇总,几十道题,一是在自己不知道如何入手的时候,给自己减点难度,二是从点到面,慢慢深入,有利于对整体税制的把握,剩下的五六个月里,我就是对照着重点汇总,一遍一遍的背,挑着背,到最后几个月再全面的去看看课本,那时候就对课本的体系,出题思路与范围有个不错的了解了,就会发现中国税制其实只有半本书需要我们去看,税收理论只有三分之一需要去看。你再回去看看历年真题,没有一个你不会的。
我觉得吧,很多小19面对这几本书,不知如何入手,不如就先挑着看,先大致了解下中国的税务体系,深入了解以后再去由点到面,看细节内容。这样会降低负担,提升信心。因为我总觉得你们抱着天天看的课本内容,有60%是不会考的,我就是这么直接,不怕你们笑话,我备考的一切就是为了做那四张卷子,而不是为了涨知识。当然,等你考了高分,谁又会说你没有知识储备。
专业课后期别忘了整理热点,甚至你可以自己押题,就当玩玩,据我观察,税务考试已经过了背背就行的阶段,我们这一届的题就特突出考你的税务素养,以及细节把握能力,如果你对中国的税收模式,政策意图,改革方向有很深的了解,还有留意改革中的细节,那你攻克433卷子,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你有的编,跑不偏,只要能突出你懂的很多,就算跑题了,分也不会低,这就是首经贸的特点。
政治,是突击性最强的课程,但也是知识点很乱很多的一门课。考研界有很多名师,大都有各自的体系,我的用书,书店买的高仿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网上搞得电子档老肖《1000题》,淘宝上买的的一套历年真题;总之这三样,别管用谁的,得有。后期时事政治很重要,肖的,蒋中挺老师的,总结的都不错,每年国庆后,《风中劲草》如期发行,堪称考研政治神书……最后的冲刺卷子,我用过五六个老师的,各有千秋,《肖4》大题好好背,会有惊喜,真的……政治选择题做多了感觉就出来了,但压中题很难,大题压中是很简单的事,因为每年的重点就那么几个,所以最后一定要好好找着看各名师的冲刺课程。好好背书,效率高点,多背几遍,一直背一直忘事正常的,我背了两年还是一直忘,所以多巩固就好,尤其理科生,早点入手是可以的。
396经济学联考,全国统一命题,趋势是数学部分越来越难,但再难也难不过数三的一半,基础不好的先下手补补,至于范围,因为官方考纲上写得太笼统,所以各考研机构都会仔细研究划出范围,相互区别也不大。《联考数学核心考点》上的范围我觉得就正好,今年出现了两道这上面的原题。配套的600题也可以做一做,难度比真题高,做的不好也没关系,但基础题一定要掌握。还做过其他两本书,一般,所以就不说了。
逻辑部分在于题感,《逻辑精点》,《逻辑分册》,二选一就行,做个两遍,有视频的看看视频,加强理解。我从六月,到考试,坚持每天二十道题。而考试就考20道,其实大都选自往年管理类联考的真题,尤其是2008年以前的,所以做做管理类的逻辑题也是好的,考场上会发现很多题都做过,但做的时候要注意管理类的推导型逻辑题是咱们不考的。所以逻辑不要担心,看视频(往年的也可以),多做题,拉不开分。
写作到九,十月开始也不晚,经济联考的写作更多的不是考文采,而是思维,到时候看看书,《写作分册》之类的,格式甚至句子基本都是固定的,你试着写两三篇就熟悉了。写作考试时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你有话说没时间写,而不是没话说。至于你的思路,需要多看看真题的答案,或者课本上的文章,总结一下,模仿着练习。网上有经济联考历年真题,写作部分的真题,我觉得王诚出的那套还不错。最后的冲刺题也是做的他的,还有个周建武的联考题库,相信你们都听说过。
关于备考时间规划
先说我,我的备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四月五月,这俩月没咋看书,因为我有毕业事宜要办,就是调整心理,确定目标,设定计划,然后经常游离于书店书摊附近,看看有没有值得入手的资料。第二阶段六月到九月,到了六月,步入正轨,有时间表,每月都有计划,每科在每天都会分配时间,比如今天这俩小时做逻辑题,15天做完这本书,晚上一小时做政治1000题,五天做完之类的……我承认我在这个阶段做了很多题,甚至有时产生一种错觉,做题是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总之我认为有个计划是好的,起码不会在考前仍有没做完的题。这个阶段里,专业课基本背了个差不多,只需后期多巩固,总结热点就行,政治背完两三遍吧,就等着后期老师们出时政书了。我背的快是因为基础好些,但确实下功夫了,出现一段掉发情况。。
过了国庆,报了名后,基础也打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搞点专项的提高性训练了,这时候每天背书时间更多了一些,联考写作,英语作文也需要多看看多背背了,我当时用的何凯文的作文书,其他老师的也可以,这无所谓,看自己的喜好。总之你得有语料库,多背背会有的。
最后六七十天,冲刺做题是免不了的,看之前的笔记错题是必须的,当然我并没有啥笔记,考研一年所有科目笔记总共半个本,但我建议你们还是要建立各科的笔记,按理说那是有用的。
关于心态
我个人认为,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心态好,策略好,比光努力重要多了。。备考过程200多天里,随着时间推移,遇到的情况不同,心里变化会很大。刚开始是迷茫阶段,纠结选哪个学校,不清楚学校考试难度,不知道用那些书,不清楚自己能力,再加上身边环境氛围的紧迫感,反正就是慌。我属于那种随心所欲,跟随自我的人,不想学习时候绝不会逼自己学习,不受别人影响。我身边太多刻苦的人,对自己太狠,反正我是做不到,我懒,考研期间,最早也会过了7点在起床,每天骑车出去兜兜风,即便在最后一个月,每天睡前也会玩一小时游戏,我觉得自己的习惯不能随便改变,心境好了,做题会很开心,效率会很高。如果你把200多天时间全部给了考研,即便考上了,回头看看,我也觉得不值得,你是个人,不是个学习机器,你还有你的其它追求。
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报考阶段,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报高了,这很正常,每年会有大约50%的考生是在这个阶段才开始正式复习,那都九月十月了,不慌才怪。所以现在就在准备的考生,你们已经领先了一大半你的对手。。你们完全不必急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制定计划,你到最后绝对会感谢你自己。
四月开始备考属于不早不晚,甚至六月开始也行,我真的不建议考研战线拉太长,到最后会出现筋疲力尽,或者厌学情绪,我身边有太多例子,冲刺状态很不好。到考前这样是很可怕的,你一定要把兴致最旺盛的时候留到正式考试,去做四张卷子,好好发泄一下这一年你受的委屈。
…………
想结个好尾,但想不到该说什么。。
………………
如果我没解决你的问题,威信call me – 义务起三流霸气三期就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