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考研经验] 【431金融专硕】货币知识点冲刺串讲,高效复习才是王道!

[复制链接]
1558 0
首经贸 发表于 2022-10-24 15:40:2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姐介绍:

大家好,我是已经上岸的yuzu学姐,我初试成绩405+,专业课130+,复试成绩优异,总成绩排名前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本科专业为金融学,能够针对首都经贸大学431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详细的指导,可以结合历年431真题指导同学们高效有战略的复习。

冲刺阶段重点:
①快速过知识点,重点讲出题方向和答题方式
②总结归纳,强化框架感

冲刺班讲义使用说明(针对不同人群):

①按进度已背强化班讲义或红宝书一到两遍:11月开始可将本资料作为重点巩固记忆的范围,同时间断性复习之前背过的不在该讲义上的内容。
②尚未开始背诵或背诵不足一遍:讲本讲义内容作为背诵资料,先以将本资料内容背诵熟练为主要目标,若还有时间再拓展。

考研必备资料-红宝书:


(1)本资料完全贴合首经贸考纲,语言规范,适合后期直接进行背诵记忆。
(2)框架清晰,图文结合,使大纲知识点一目了然。特别是对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里各章节的学习顺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相关内容归拢至一起,更加清晰、有逻辑,节省时间。

(3)将一些金融热点补充在相关对应的基础知识之后,方便结合学习。例如,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在货币政策章节之中。

(4)各章节前清晰罗列出了需要掌握的重点名词。资料中标出了“重点”内容或者“了解即可”的内容。

货币

1、货币的职能(名词)(答题特点:定义+特征)

这个知识点在考纲里明确有的并且往年有考过很多次。

定义: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即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职能包括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是最基本的功能。

流通手段:

即交易媒介,人们将商品卖出获得货币,再用货币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流通手段的特征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节省了产品和服务交易的时间,促进了经济效率;是货币区别于股票、债券等其他资产的主要功能。

流通手段其实是强调资金的流动。

价值尺度:

即记账单位,是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形式商品价值的功能。具体而言是将各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尺度的特点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中的货币;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提高了交换的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

价值尺度的尺度是一种衡量的状态。

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被人们收藏、保存起来,用于跨期消费和巨额消费。充当贮藏手段的商品必须易于保存、价值稳定、且容易转换成现实购买力,而货币的流动性最好,因此货币能较好地发挥贮藏手段职能。货币的贮藏手段不是独一无二的,其发挥贮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的稳定程度。

贮藏手段主要强调你的一个价值储存,你可以拿它去进行一些后期的消费或者说把它攒起来进行巨额的消费。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单方面转移的功能。在商品赊销时,卖方作为债权人,买方作为债务人;在预付账款时,买方成为债权人,卖方成为债务人。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时具有的特征是: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买卖两极;更多体现了交易双方的信用关系;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蕴含着社会再生产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支付手段主要强调支付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一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做一些其他的一种单方面转移的形式。

世界货币:

作为各国间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作为各国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资本和一般财富转移的手段,用于投资、对外援助、战争赔款等。

世界货币很多教材都不一定有了,它主要是强调我们的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职能,在答题的时候把上面的职能再加上就可以。

名词解释不一定只回答定义,也可以把它相关联的特征写上。既可以满足150-180字的篇幅长度,还可以用到简答题上,虽然货币的职能往年都是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考,但它其实也可以通过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

所以大家在背诵的时候,可以从某两个关键字或者某一个关键字入手,便于去理解和记忆。

2、货币的层次(名词)

定义: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在规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依据(背诵时以此依据串联起整个层次划分),并根据政策的目的和需要划分的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助于监管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与政策操作。

往年可能会问货币的统计口径是什么或是货币是怎么计量的?其实问的都是货币层次。

常见的有m0 m1 m2,m0的流动性最好,m1为其次,m2的流动性就属于比较差的一个资产,是一个比较广的范围。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某项资产转化为流通手段的便利程度和速度。流动性体现在变现成本和变现速度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某项资产变现速度越快、变现成本越低,该资产流动性越强,反之则越差。由于货币无需转化便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支付债务,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以经济学家经常将流动性作为货币的代名词。

M0(现钞):

不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是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事业单位的备用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购买力。

M1(狭义货币):

M1由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因此活期存款和现金一样是最具流动性的货币。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经济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此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M2(广义货币):

M2由M1加上准货币构成。准货币又称亚货币或近似货币,狭义上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广义上还包括短期信用流通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准货币虽不是真正的货币,但其通过一定手续后能够较为容易地转化为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M2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因此对研究货币流通的整体状况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字母实际的含义也要记住,因为考试的时候有可能会问你它文字上代表的一个意思。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O=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这些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真题里考过。

3、货币制度(名词)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组织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持其货币流通的正常和稳定,通常要制定、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来强制性地把有关流通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改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先后经历了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个阶段(关键在于知道之前阶段被淘汰的原因,而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解决了之前阶段的原因)。

从近几年考试的偏好来看,银本位制度和金银复本位制度相对比较久远了,大家可以着重背一下其他两个制度。

银本位制度主要是以白银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材料,它是最初始的一个形态。银本位制度主要被淘汰的一个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一个贸易导致了白银的一个价值,它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不断的价值下降,因为当时各个国家之间的信用还没有那么好,所以信用不到非常良好的状态,是不能够采取信用货币制度的,并且非常看重货币它的本身价值的。

金银复本位制度是在银本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改进。是以黄金和白银两种材料共同货币材料,,它是一种价值上的一个补充和巩固。淘汰的原因是因为有这两种材料作为货币,所以会有一种价值差异影响人们的一个偏好的行为。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货币材料,但因为黄金它的产量是有限的,所以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各国交易越来越频繁的基础上,它就会存在兑换比较困难的问题。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国家为信用,发行纸币,减少了以前以贵金属作为所有货币的一个弊端。

本位币: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过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是本位币。其含义为用以表示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本位币的最小规格为一个货币单位。

格雷欣法则:

是指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流通时,市场比价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市场比价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将独占市场,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出现在双本位制中,在该货币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但在实际流通过程中只有一种铸币发挥本位币的作用,因而也就变相地成为了单一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是金银复本位制度本身的一个弊端。

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作为通货主体的货币制度。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权一般由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不规定含金量,也不能与黄金兑换,一般以国家信用作发行保证。信用货币制度存在难以精确计量货币供应量,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容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等特点。因此需要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4、国际货币体系(名词或对比简答)

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采取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三个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

国际金本位制和金本位制是对等的。

国际金本位制:

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起点。其特点有: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国境。国际金本位制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但由于黄金供给不足,国际贸易对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黄金兑换难度逐步上升。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崩溃原因(易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于二战末期,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制度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内容:建立IMF,以协调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监督各成员国的汇率政策,为国际收支逆差的成员国提供短期信贷支持;实行双挂钩机制,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崩溃原因:直接原因——美元危机导致各国逐渐失去对美元的信心,美元陷入恶性循环危机;间接原因——特里芬两难,一方面,为维护美元的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必须控制美元大量输出国外;而另一方面,各国为维护其国际支付能力,尽可能地通过国际收支顺差积累美元,导致美元大量输出国外,这种矛盾的要求必然导致该体系难以为继。

特里芬两难有可能考名词解释。

牙买加体系:

该体系通过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的方式运行。牙买加体系通过多元化的储备结构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但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工具(名词/简答/论述)

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的直接影响是影响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进而影响基础货币投放。例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时,央行资产规模增加,不管和交易对手是通过现金交易还是转账交易,基础货币都会增加。其中现金交易影响央行负债的“货币发行”科目,转账交易影响的是央行负债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科目。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的是所谓的非借入基础货币。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商业银行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吸收公众存款后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的比率。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性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也会变动,进而影响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贷款能力。最终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实施初衷是保证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3)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时向商业银行收取的利率。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持未到期已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票据获得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行为。再贴现率的变动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改变其借款愿望,最终影响借入基础货币的投放。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缺乏主动性、作用有限且不宜频繁变动。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可用来答名词、简答、论述)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优点:通过影响超额准备金或影响货币乘数两种渠道调控信用规模,传导迅速。

缺点:①不宜作为日常货币政策工具②对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同③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控制。

(2)再贴现政策

优点:①通过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融资成本进而调控基础货币供给②通过告示效应和信贷职能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信用创造③作用缓和,体现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
缺点:缺乏主动性、作用有限、不宜频繁变动。

(3)公开市场操作

优点:①直接性:央行直接调控准备金总量②主动性:央行可以随时调节③灵活性:可以频繁调节、微量调节④对冲性:不怕误操作、可对冲⑤及时性:不存在管理时滞。

缺点:其政策传导速度依赖于发达的金融市场。

ps:只要是和货币政策相关的,都可以答到名词解释里。就算定义你只记得前面一句话,后面答它的特点也是可以的。

简答题如果单考某一个货币政策工具的特征和定义的话,可以把定义答上之后,再去答它的优缺点。

但更喜欢考的形式是两种或三种工具之间的一个对比,说一下各自的优缺点,所以就可以答上面的特征。

论述题也是有可能会考到的。去年有一道论述题说货币政策最新的一些发展是怎么样的?它本质上是想考你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你可以去答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有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发展了一些新的创新出来。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在不影响货币供给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所发生的信用规模和期限等的限制性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抑制的房地产的过度投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不是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传统体系里一般货币政策工具之外的其他工具。

(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有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大类。

直接信用控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这些手段的运用需要金融监管来进行配合。主要的手段有信贷配给、流动性比率和利率上限。

①信贷配给: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加以分配和控制。

②流动性比率:商业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在其全部资产中的比率,主要是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

③利率上限:法律形式确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最高水平,为控制竞争导致的高风险贷款。

间接信用指导:包括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

①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指监管机构向金融机构解释说明相关政策意图,指出指导性意见,或者根据监管信息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

②道义劝告: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布通告、指示,或与对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施。

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常规热点):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本质上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延伸,包括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抵押补充贷款、中央银行票据。

①常备借贷便利SLF(美国再贴现政策的名称)

是中央银行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提供正常、短期流动性的一种渠道。常备借贷便利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美国叫贴现窗口,在英国叫操作性常备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的特点是:1.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主动向央行申请;2.央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3.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②中期借贷便利MLF

是中央银行向符合宏观审慎管理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以质押方式发放,合格的质押品为国债、央行票据等。

大家主要去记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其他的有所了解就可以。

关于金融专硕货币与货币政策的讲解就先到这里啦~

收藏0 支持0 反对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客服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18518116623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8508室

Email:349193267 @qq.com

Copyright   ©2015-2018  首经贸考研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前程校教育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662号

  ( 京ICP备18034083号-4